心知肚明,装作是我们都忘记了这件事。
那段时间,我们确实过得很开心。
但过分放纵的结果就是,第一学期的绩点排名,我排在第11。
这并非完全出乎意料,大学开学后,我就感到难度变大了很多,前所未有的吃力。
但和齐曜的相处让我刻意忽略了这件事。
我告诉了齐曜我的担忧,他却满不在乎。
“绩点除了以后要保研或者留学,还有什么用吗?”
“我们辛苦了这么多年,这样的大学生活本来就是应得的。”
我就是在那个时候意识到,我和他对于未来的设想有些不同了。
我喜欢数学,还想继续深造。
为此,我不能放弃自己的学业。
而他的娱乐活动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。
我知道他想带我融入他的朋友圈。
但那些酒桌游戏、吵闹的场所、熬的精疲力竭的夜晚和第二天醒来时胀痛不堪的脑袋。
真的让我无所适从。
最终,我决定狠下心来拒绝他。
后来,或许我真的让他扫兴了太多次。
而他的身边也重新簇拥起了一群新的人。
他开始累了。
对我的拒绝也变的习以为常起来。
我们就像双曲线函数,在短暂地接近后,又沿着不同的方向逐渐分离。